当前位置:首页
>政务动态>兰州政务
充分汲取疫情防控经验 突出编实小区力量---我市着力构建“早快灵”防控体系

发布日期:2022-09-13 信息来源:兰州字号:[ ]

守好门、管好人、把好关、履好责,是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。兰州充分汲取疫情防控经验,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持续完善社区防控体系,突出编实小区疫情防控力量,着力构筑“早、快、灵”共同防控体系,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层基本基础能力。

科学合理划分小区 明晰防控单元

围绕构建疫情等应急状态下的独立工作单元,我市在调研摸底、现场踏勘、会商研判、绘制地图的基础上,逐社区开展小区划分工作,明晰防控基本单元。

在小区规模上,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,原则上以常住人口300-500户或700-1200人左右为单元掌握小区规模,确保划分的小区规模适度、方便群众、便于管理。在划分方式上,综合考虑人口数量、住宅形态、楼宇特点、道路分布等因素,采取规模适中的独立楼院单划、散小邻近的楼栋楼院围合、规模较大的居民小区分区等方式,因地制宜将每个社区划分成若干小区。在生活保障上,全面摸清“快、修、保、食、洁”门店及其从业人员底数,建立社区保供清单,确定小区保供网点,细化保供工作指引,确保应急状态下各小区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油瓶子”货源充足、自给自足。

截至目前,主城四区50个街道362个社区,共划分小区2791个。城关区作为省会兰州中心城区,筑牢社区疫情防线非常重要。该区对所有卡口逐个分析研判,按照“人员适中,便于管理”的原则,以大约每300户1000人为标准,对居住人数适中、物业比较成熟的小区单设卡口,重点对无物业的独栋老旧楼院、城中村自建房等区域进行研判,调整优化所有社区防控区域划分,通过设置围挡、警戒线等方式,将楼栋院落、居民群众、沿街商铺全部划入小区、编入网格,每个小区实行一门式管理。

统筹下派驻守力量 压实防控责任

我市在科学划分小区基础上,按照“就近就地、应下尽下”原则,结合市区两级公职人员及其居住地分布情况,全面开展驻守干部编组,压实防控责任。

编成防控队形,以小区为单位,将9596名市直机关干部和5402名区直机关干部就近编入主城四区的2791个小区,力量不足的在邻近小区、社区或街道内调剂,组建驻守干部工作队形成第一梯队,作为小区工作核心力量,平均每个小区5人;将9306名市属学校教师和9256名区属学校教师编入居住地小区,形成第二梯队,作为应急后备力量。同时从常委单位、引进人才中抽调精干力量,就近、统一支援情况复杂、驻守力量薄弱的社区。

明确任务分工,由1名综合能力强的驻守干部担任工作队队长,其他驻守干部担任专管员,每人包联50-70户居民,其中城中村、自建房区域的专管员每人包联8-12名房东。

驻守干部工作队配合社区统筹社工委委员、退役军人、志愿者、物业等各方力量,常态化做好党群服务、疫情防控、文明创建、平安建设、邻里共享等工作,疫情期间承担联系居民的核酸采样、物资配送等服务保障任务。

强化培训指导,围绕驻守工作和社区疫情防控实际,分批对驻守干部工作队长进行线上培训,完成工作交接,实现力量补充。依托近三轮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,组织驻守干部在工作中掌握小区情况和工作流程,努力在短时间内熟悉情况、上手工作。

完善队伍管理模式 提升防控效能

坚持市级统筹、分级负责,突出压实派出单位主体责任和街道社区属地责任,从工作队队长中选1名管理本社区驻守干部的总负责人,确保驻守干部下得去、融得进、干得好。

市级层面,由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牵头,会同主城四区组织部门和机关工委,适时开展抽查和调研督导,定期召开座谈会和推进会,总结交流经验,优化完善机制,统筹做好驻守干部调整补充、业务培训、考评机制优化与结果运用等工作,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,在选拔任用、职级晋升、评先选优等方面优先考虑。

派出单位层面,将驻守社区工作作为机关党建的重中之重,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。各部门机关党委每月开会,听取驻守干部履职情况,发挥单位职能和资源优势,保障驻守干部“身驻心入”助力社区治理。市委组织部每月通报各部门驻守干部工作情况。

街道社区层面,社区书记会同工作队长做好驻守干部工作安排、日常管理和季度优秀评定;街道加强与驻守干部工作队的沟通联系,研究解决驻守工作和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题。

驻守工作队层面,驻守干部总负责人和工作队队长每周召开例会,传达上级要求,听取工作汇报,安排部署任务,协调解决困难,督促完成重点工作。积极推行工作队队长担任所在社区第一书记或副书记,实行驻守干部“持证上岗”,充分发挥驻守干部的生力军作用。
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